在我的认识里,高尿酸会引起痛风,痛风发作的时候,手指和脚趾会非常非常非常疼。因为我还没有亲身体验过这种疼,但听过他人的描述,就在这个疼字前面加了3个“非常”。

因此,我也简单地查了一下痛风的原理。

痛风是因为过多的尿酸侵蚀了骨组织,在关节处形成尖锐的针状矿物晶体(尿酸结晶),进而引发炎症和疼痛,有时疼痛甚至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。

由于我没有严重的痛风经历,每次体检的时候关注点在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指标上,尿酸稍微高一点也不太在意。

还没有读《疯狂的尿酸》的正文部分,只看了书的引言部分,就对一些观点有些吃惊了。

高尿酸不仅仅只是引起痛风,它还与多种慢性病息息相关,它与肥胖、胰岛素抵抗、糖尿病、脂肪肝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老年痴呆症,都有相关性。

即使正常范围内的尿酸水平上升,仍然会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。

读完这本书,我也认真地把近5年的体检报告翻出来,把尿酸指标汇总一下,远远高于书中的标准参考值327umol/L。

2020年11月,388

2021年11月,425

2022年8月,461

2023年10月,455

2024年10月,444

尿酸与慢性病的惊人联系

尿酸只有3种来源:果糖、酒精和嘌呤。我知道酒精和嘌呤会引起高尿酸,但没想到果糖在这里排在第一位。导致现代人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,是果糖

尿酸过量与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老年痴呆症、痛风和脑卒中都有关。 高尿酸会导致高血压,会让肾脏出现损伤或炎症。 尿酸也会导致脂肪的增加。 也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(不喝酒也会患脂肪肝)。 尿酸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。

顺便学习了一点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基本知识:如果一个人出现了胰岛素抵抗,初期胰腺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克服胰岛素抵抗,帮助细胞吸收血糖,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胰腺可能因长期过度分泌胰岛素而受损,导致胰岛素分泌逐渐不足。当胰岛素分泌不足,加上胰岛素抵抗,血糖无法有效被细胞吸收,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,最终发展为2型糖尿病。

专家建议男性的尿酸水平应控制在 4.0-6.0 mg/dL(238-357 µmol/L)之间(尿酸太低了也不好)。这本书里给的最佳值是5.5 mg/dL,即327 umol/L。我看了一下体检报告,医院给出的参考范围是208~428 umol/L。

作者建议,血糖、尿酸仅仅处于正常范围之内,只是一个基本水平,还需要设定更高的目标。

327这个指标对我来说,难度太大。为了方便记忆,我选取了365作为尿酸目标值(以后的目标值是335)。记忆口诀是:尿酸365,痛风绕着走。

随手还让AI帮我做了一张科普海报。

果糖的甜蜜陷阱

人类在早期食物短缺,因此人类进化出一种机制,可以将多余的能量囤积为脂肪。但是现代人类的饮食习惯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。脂肪堆积得有点太多了。就有了文明病:冠心病、肥胖、高血压、2型糖尿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骨质疏松症。

很多商家为了销售产品,宣称糖是无害的。其实,果糖是肥胖的最大元凶。果糖摄入超标,就会影响我们的线粒体,破坏能量转换过程,从而导致能量的囤积。

果糖是所有糖里对身体最有害的。糖是我们的“慢性杀手”。

果糖无处不在。现代加工食品中普遍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浆(果葡糖浆),可口可乐、果汁、糖果、蛋糕、面包等都含有大量隐形果糖。可口可乐、雪碧和百事可乐中果糖含量更是占了总含糖量的65%。

水果里的天然糖是容易被身体吸收的。未经加工的天然食物里也含有果糖,但是少量的,而且在膳食纤维的影响下会被缓慢吸收。所以,食用这些食物并不会升高尿酸水平。并且,许多水果里还含有其它有益健康的物质。

影响尿酸水平的并非只有食物

睡眠、盐、慢性病、久坐与尿酸都有关系。

睡眠乃良药。 充足睡眠意味着每天至少睡7个小时以上。当然,睡眠过多也不好,这里说超过8小时并不好(但在另一本书上说,睡9个小时非常棒,我感觉只要能睡得着,8小时还是9小时都行)。

高盐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。高盐饮食会引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糖尿病。钠离子会和尿酸结合形成结晶,增加痛风风险。 高盐 → 高果糖 → 食欲过剩、暴饮暴食 → 肥胖 → 胰岛素抵抗 → 脂肪肝。

酒精饮料尽量戒掉。啤酒具有双重危害,它不仅含有酒精,而且嘌呤含量高,因此会导致更多的尿酸的生成。其他酒类(白酒、葡萄酒等)也会增加尿酸产生并减少排泄,痛风患者应严格戒酒。

食物中嘌呤含量高并不意味着它们会使你的尿酸水平升高。

一些会增加痛风风险的食物:

  • 酒类:风险增加158%
  • 果糖:风险增加114%
  • 海鲜:风险增加31%
  • 红肉:风险增加29%
  • 味精也要少吃。

降低痛风风险的食物:

  • 蔬菜:风险降低14%
  • 豆制品:风险降低15%
  • 咖啡:风险降低24%(仅限男性)
  • 乳制品:风险降低44%

久坐是个不良习惯:锻炼1小时并不能弥补你整日久坐造成的损伤。经常站起来活动一下能够有助于预防疾病,能让人更加长寿。 每间隔1小时从椅子上起来,并进行2分钟的轻微活动,就能使全因过早死亡的风险降低33%。

血糖监测

血糖水平的大幅波动,比持续的高血糖还要糟糕。

测量空腹血糖通常需要在断食8小时之后进行,所以通常是早餐前测血糖更好。

这里作者推荐动态监测一段时间的血糖变化,而不是只是每天监测一个值。从网上查了一下,现在有不扎针的这类设备,不到200元,贴在腹部或胳膊上,可以连续监测15天。如果不怕扎针、也不怕麻烦,可以在一天里的起床后空腹、早餐后 2 小时、午餐前、午餐后 2 小时、晚餐前、晚餐后 2 小时这几个时间点分别测量血糖。

降尿酸之前

开始计划之前,进行指标检测,至少要检测血糖和尿酸这2项指标。 一开始,每周检测一次尿酸,以后过渡到每2周检测一次即可。 血糖则每周检测一次,测量早餐前空腹血糖。

作者推荐选择性断食。即24小时内不吃任何东西,不摄入咖啡因,且大量饮水。作者建议每年至少断食4次,每次至少24小时,可以选择在季节交接期间(例如,3月、6月、9月、12月的最后一周)

书中还提到了生酮饮食。我查了一下,这种饮食方法好像深受减肥人士的欢迎,但与降尿酸的吃法又有矛盾。

降尿酸饮食

降尿酸饮食的十大法则:

  1. 不要吃转基因食品及含麸质的食物。
  2. 正餐时多吃有降尿酸功效的水果和蔬菜。
  3. 尽量不摄入精制谷物、添加糖或人工甜味剂。
  4. 不吃动物内脏。
  5. 少吃嘌呤含量高的肉类和鱼类,尤其是沙丁鱼和凤尾鱼。
  6. 吃坚果类食物。
  7. 吃有机鸡蛋。
  8. 尽量不吃乳制品,吃的话要严格限制食用量。
  9. 多食用特级初榨橄榄油。
  10. 加餐时选择可降尿酸的食物(例如樱桃、西蓝花芽、咖啡)​。

作者给出的降尿酸能手有:石榴、蓝莓、樱桃、西蓝花、红洋葱、核桃、青椒、芹菜、香草、香料、咖啡和绿茶等。

调整生活习惯

培养三个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的习惯:睡眠、运动和饮食窗口。

1)睡眠

尽量维持固定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。 每天的睡眠时间是7-9小时。 阅读、洗热水澡、写日记、听舒缓的音乐、喝花草茶、轻度拉伸、深呼吸、冥想或任何放松活动都有助于睡眠。 卧室的温度设置为18℃~21℃(这个温度比我想像的要低很多)。 下午2点之后,尽量不要喝咖啡。 睡前3小时避免饮酒,最好也不要进食。

2)运动

每天至少20分钟的有氧运动。这些运动至少让心率要比静息心率提升50%。 还要辅助力量训练、拉伸运动。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方式。 做3次10分钟的运动与1次运动30分钟对健康的好处是一样的。 每坐1小时,至少要起来活动2分钟。 亲近大自然。

3)进食窗口

进食窗口控制在12小时之内。也就是说,如果早上8点吃饭,晚上8点之后就不要进食了。

进阶:早餐10点,晚上8点吃完饭。

高级:不吃早餐,中午吃第一顿,晚上8点吃最后一顿。

终极:尝试24小时或48小时断食。

行动

看完这本书后,马上买了一个尿酸检测仪。经过一番简单的对比,选了三诺EA-19(这里厂家请给我结一下广告费),既可以测尿酸,还可以测血糖。测了几次,即使三餐没吃多少鱼和肉,也经常会超过450。

小结

  1. 尿酸高了会带来各种问题(心血管病、痴呆等),最直接的结果是痛风
  2. 医院给出的尿酸参考范围是208-428,别对420放松警惕,尿酸稍高也不好。我设置的目标是365,好记。
  3. 尿酸的来源:果糖、酒精和嘌呤
  4. 不仅啤酒、海鲜、动物内脏的嘌呤高,会升高尿酸,果糖更是健康杀手,各种食品里都含有隐形果糖
  5. 多吃水果和蔬菜是没事的,即使它们也含有嘌呤。最好食用完整的水果,而不要喝果汁。
  6. 睡眠7到9小时,下午2点之后就不要喝咖啡了
  7. 避免高盐饮食
  8. 多喝水
  9. 酒精尽量戒掉,实在忍不住,最多来一小杯红葡萄酒
  10. 每天至少20分钟的有氧运动
  11. 坐1小时之后活动2分钟
  12. 进食窗口控制在12小时之内,如果能控制在10小时之内更好
  13. 有能力的可以试试轻断食,24小时不吃东西
  14. 每周监测一下尿酸和血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