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读了万维钢《精英日课6》中的《AI时代的十大生存策略》,我把主要内容概括了一下,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与行动。

AI时代已经到来,它将像当年的搜索引擎一样,成为人们的日常工具,甚至是标配。每个人都需要做出改变,学会用AI来武装自己。

策略1:试着用AI替代你自己

把工作中的所有事,都用AI先做一遍。一开始AI做得可能并不靠谱,但你可以把工作分解为多个决策步骤,然后一步步使用AI解决。这样下来,肯定比AI做得好,也比你独自做得好。

未来的很多工具性工作,理应也注定会被AI替代,比如自动驾驶出租车、自动送货机器人、家庭服务机器人、医疗护理机器人等。

我的思考与行动:

工作中遇到一件事,先自己琢磨一下,还要学会提问,把问题描述清楚,问问AI,通过不断地询问、迭代,来找到更佳的解决方案。

策略2:关于成长,启动你的秘密项目

AI时代,一两个人 + 一大堆AI工具,可以做一个很大的项目,“一人公司”已成为可能。

“秘密项目”就是业余时间搞的自己的项目:一个应用软件,一本书,一部短片,一件服装,什么东西都可以。

用AI武装自己,做一个Maker。

我的思考与行动:

对于程序员来说,非常容易找到一个“秘密项目”:开发一款应用软件。

策略3:关于读书,读牛人现在写的新书

要读那些仍在一线、依旧思考的英雄豪杰写的新书。

那怎么找呢?

  • 先搞清楚某个领域的头部人物是谁;
  • 在 Twitter/X 上关注他们,看他们在谈什么、关注什么、反对什么;
  • 形成脑海中的“知识大树”,每次学到一个新知识,想办法挂在这棵大树上。

我的思考与行动:

我很佩服Mathematic软件的作者(Stephen Wolfram),找到了他写的几本书,《这就是ChatGPT》已经读过,《万物皆计算》听说很深奥,也试着读了起来。

策略4:关于教育,不止是知识点,而是主动性

教育的目标不该只是知识点传授,而是激发主动性。按主动性,人可分三类:

  • 工具人:擅长执行,按流程完成任务——“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”;
  • 玩家:善于规划,自己定义路径——“我要做成一件什么样的事”;
  • 主人翁:发现问题,重塑系统——“我想让这个世界呈现出什么样子”。

上策是塑造主人翁,中策是锻炼玩家,下策才是培养工具人。

我的思考与行动:

能做一个玩家,完成一件事,也不错。

策略5:关于关系,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

AI时代,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。

成为一个“受欢迎的人”,有三个原则:倾听、输出赞美、假装自己很受欢迎。

长期来看,想被人欢迎,你得能提供独特的价值。

关于欢迎度,万维钢推荐的三本书:

  • 《欢迎度》(Mitch Prinstein)
  • 《宝贵的人生建议》(凯文·凯利)
  • 《心智重构》(斯科特·亚当斯)

我的思考与行动:

AI时代,好像社交也变得不重要了?可以和机器人聊上一整天。

不管怎样,万维钢推荐的三本书可以先读读。

策略6:关于社交,探索新事物

社交封闭是危害中年人身心健康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。

得像年轻人一样,持续探索新世界,即每隔一段时间试试各种新鲜事物,然后挑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深耕,也许这就是保持青春的秘诀。

我的思考与行动:

新技术非常多,时不时折腾点新东西。

策略7:关于意义,找到让自己感到敬畏的事

赫拉利说,要从丰富的体验中获得智慧;戴维·布鲁克斯说,找到使命,人生才有方向。

万维钢把它们统一理解为:敬畏感。

我们生活在宇宙中,太渺小,能为比自己大的事情做一点点贡献,就算是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。

我的思考与行动:

我在这里想起李笑来在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里提到的重生(Reborn)。每学到一个新知识,习得一项新技能,都是一次重生。

策略8:关于学习,跟随智识高手学习

人与人之间,体力差距可能只有几倍,智力差距则可能成百上千倍。

跟着智识高手学,比盲目努力更重要。

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高手?

  • 有前沿的学识
  • 有包容的气度
  • 有跨学科的视野

如果这样的人还会写书,那么他的书一定不要错过。

我的思考与行动:

这一小节,我怎么感觉万维钢在说他自己?这三条他基本上都满足。

策略9:关于判断,多学文史哲

AI时代,文史哲知识可能变得更加有用。

  • 文学:培养共情力,让我们站在他人的视角上理解问题。
  • 哲学:训练清晰思考与第一性原理。
  • 历史:让我们以史为鉴,可以提前知道一件事将来会如何发展。

还可以再加上数学与物理,训练思维方法,锻炼复杂世界的建模能力和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。

我的思考与行动:

最近在听《资治通鉴》的有声书,有些收获。哲学的书,一直读不下去。

策略10:关于求知,升级思维模型

现代人要主动学习软技能与思维框架:

  • 批判性思维
  • 决策科学
  • 思维模型
  • 领导力
  • 审美与表达力

我的思考与行动:

每一个主题,就有一大堆书,可以找到一个方向里的最经典的两本,读起来。